2017年6月8日 星期四

非科班考大學應用音樂相關科系,可能比考應用音樂碩士班更難準備嗎?

你知道考大學應用音樂相關科系(輔大、南藝、中山應用音樂創作組)可能比考應用音樂碩士班更難準備嗎?原因有下面幾點:

(1) 許多考生或家長往往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來準備,對於考試的科目與入學制度缺乏瞭解,且太慢才開始準備。高中生的自學能力不及大學生,往往需要老師更多的指導才能理解基本的東西,因此所需要的準備時間更長。學生若沒有破釜沈舟的決心,或者家長根本不希望孩子走這條路,因此不願意支持找專業師資(仍有許多家長並不樂見自己的孩子念音樂,因此只是讓孩子找非專業的師資應付孩子的希望),導致最後鍛羽而歸,只能重考,或改念其他科系。

(2) 忽略的應有的樂器演奏能力。考應用音樂而言,常要去參加副修考試、或現場面試彈奏鋼琴,有些人以為在一般音樂教室找非鋼琴主修的老師上上課,就可以通過副修考試的門檻,但結果往往不盡理想,因為為鋼琴副修打成績的老師通常是鋼琴主修的老師,他們對於專業性的要求跟一般音樂教室或流行鋼琴的要求並不相同。

(3) 高中升大學要考的科目非常多,每項科目多半有基本門檻。學科本身就不能太差,而以音樂的專業科目而言,視唱、聽寫、樂理、副修就已經有蠻重的負擔,但卻又有一定的門檻必須達到,非科班的考生在這些部分往往學習比較吃力,只要有一個門檻沒過,就失去了機會,不像碩士班考試是是看整體能力與作品,準備起來目標比較能集中。也有些同學以為先等這些門檻考試過了,再來準備作品即可,然而作品準備一首至少兩個月,樂理能力與鋼琴能力差著,一首要三個月以上,自然是來不及應付學校的考試,等於這段日子上視唱、聽寫、樂理、副修的錢的錢都白花了,無法有作品參加面試或繳交備審資料。

(3) 應用音樂作品準備常被人忽略,演奏能力不佳的非科班考生,尤其需要以作品取勝,有些人往往以為準備個一兩個月就可以上場,其實一首足以應付考試要求的應用音樂作品,對於高中生且有很好的鋼琴底子的同學而言,含創作、修改、後製,至少要花兩個月的時間。應用音樂的作品不等於「電腦打譜轉存 wav」的作品,而是需要用到專業的編曲軟體以及龐大音色庫,配合音訊處理的技術,才能確保品質,而音色品質與聲音品質就跟演奏家的好壞一樣,好的音色庫與後製技術,將大為提高作品品質。大部分的家長把理論作曲師資跟應用音樂師資視為相同,其實百分之九十九的科班理論作曲出身的師資,只會寫器樂曲,並沒有數位音樂的業界經驗,也不會使用專業的編曲軟體與音色庫,通常他們只會簡單的「電腦打譜軟體」,如 Finale、Overture、Encore、Sibelius、Musescore,然而這些軟體無法做出像樣的數位音樂,也無法妥善結合各種高階音色庫,等到學生學了一陣子發現苗頭不對時,已經來不及準備專業的數位音樂作品了,最後只好轉考以實驗音樂為主的「理論作曲」或改念別的系。也有學生以為學軟體只要上上網路課程或短期軟體課程就可以彌補這塊不足之處,殊不知軟體的學習跟音樂內容的學習若是拆開來學習都是事倍功半,因為不同的曲風需要特定的音色庫,光是自己去摸索音色庫的安裝、外掛插件的安裝、選用合適的音色庫,就是一件非常繁瑣而費時的事情,音樂系的理論作曲組並沒有這種課程,因此理論作曲的老師若沒有業界經驗,也一樣不會這些技術與知識而無法傳授給學生。

(4)  高中升大學的學制非常複雜,由於非科班的考生沒有學校老師的協助、一般升音樂系的視唱聽寫樂理團體補習班也不會提醒同學規劃準備時程、以及分配各項科目學習的比重與採用有效的應考策略,導致這些同學最後還是無法考上理想中的應用音樂科系。

(5) 以往高中音樂班考生,通常不會考慮去念應用音樂科系。然而,這幾年由於就業的考量,越來越多音樂班念理論作曲或器樂演奏主修的高中生,願意轉向考應用音樂科系,因此應用音樂的入學困難度也隨之逐年提高,從網路的交叉查榜系統可以得知,能夠考上南藝、中山的人,大部分還同時考上了音樂系的樂器演奏主修,也有一部份人同時考上了理論作曲,表示長期的準備是有一定的必要,能考上樂器主修的考生,多半都是已經經過長期的準備,其中許多應該都是來自音樂班的學生。因此,非科班考生若沒有特殊的能力,仍然很難跟音樂班的同學們競爭。


結論,高中考大學應用音樂科系的非科班考生,如果真的打算考,就得破釜沈舟且提早準備,高一就該開始按部就班找專業師資來學習(同時具有理論作曲以及數位音樂業界資歷者最佳,考生可以請授課老師提供代表作品的聲音檔案,就可以知道老師的創作方向是否合乎需求),若高二才要開始準備,則幾乎必須非常密集的上課,且若學生本身的資質與音樂基本能力不佳,也很難短期達到一定的水平。若為了省錢或貪交通之便利而亂找非專業師資、或打算碰運氣者,應該有最壞的打算,亦即可能只是白花冤枉錢而已。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