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0日 星期二

非科班音樂演奏碩士考生,是否應該選擇只考術科的學校,而放棄學科的準備?

筆者常常遇到許多想考碩士班演奏組的非科班學生,只對演奏有興趣,卻對學科考試的準備無興趣,或者想要省下補習費,因而選擇了不學習樂理、樂曲分析、音樂史。實際上,有些演奏碩士班的確不考學科(日間部為主),但這不意味一位有音樂素養的演奏家或音樂教師不需瞭解樂理、樂曲分析、音樂史。無論從現實考量、或從音樂能力的考量,以演奏碩士班為考試目標的非科班考生,都有必要去充實相關能力,畢竟演奏不是純粹的手指運動,而是需要經過音樂素養的訓練(包括音樂理論、音樂史等相關的知識),才知道決定音樂詮釋方法的理由。再者許多在職專班的音樂碩士考試,目的已經不是在培養頂尖專業演奏家,而是在陪養兼具必要基本音樂能力的音樂師資,做橫向的音樂能力開展,因此放棄學科的學習,只去考只考術科的學校,可能需要謹慎的評估自己的能力。大致上來說,非科班考生學科學習之必要性其理由如下:

  • 不考音樂理論的演奏碩士班名額極少,且是科班演奏主修者必搶的碩士班
不考音樂理論的演奏碩士班,主要集中在日間部,非科班的同學通常很難考上日間部演奏組。在職專不考音樂理論的大台北地區學校,僅有台北藝術大學、以及台灣藝術大學。台北藝術大學為音樂系所的第一志願,即使是在職專班,也多半是音樂系鋼琴主修畢業生必爭的一間學校,該系的考試制度並不意味學科不重要,而是他們有把握收到的學生是來自音樂系已經受過樂曲分析等學科訓練的學生(科班學生從國小、國中、高中、大學已經有一定的音樂史跟音樂理論能力),畢竟北藝大是音樂系的第一志願,專門培養演奏家,從來不缺學生。另外一間台灣藝術大學,日間部當然不太可能去收非科班考生進演奏組,但在職專班也是幾乎是音樂系科班的人考上,主要因為在職專班總共只有七個名額(含括各種樂器,且擇優錄取)。考生們也可以參考我們輔導的非科班鋼琴主修考生考上的學校,歷屆只有一名非科班考生考上台北藝術大學在職碩士班的鋼琴組,但實際上這位學生也跟我們學了十個月的樂曲分析、和聲,其演奏能力與樂曲分析能力都非常好。

同學們若想知道北藝大、台藝大在職專班錄取的考生究竟有多少是音樂系出身,只要把榜單上的名字鍵入 google,以「姓名 音樂」兩個關鍵字來查,就知道考上的學生有多少比例是音樂系畢業的了。非科班考生務必衡量自己的能力,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只會浪費更多的時間與機會。

非科班錄取音樂系碩士在職專班機率較大者為教育大學的音樂系碩士班、或私立大學的音樂系碩士班,以國立台北教育大學音樂碩士在職專班為例,其計算分數的方式為 「中西音樂史×35%+音樂理論×20%+術科×35%+服務年資積分」,學科的比重更重要,但考進去以後一樣可以選主修課。台北市立大學音樂系碩士在職專班計分方式為「音樂理論×15%+術科×40%+面試×45%」,術科比重略微提高,但面試比重也高,如果被問到對於音樂性本身的理解,沒有理論基礎的同學可能會一問三不知,只會手指運動,那麼成績也必然受到影響。私立學校中排名較最前段的東吳大學音樂系,其在職碩士專班分為音樂教育主修、與演奏教學主修,計分方式皆為「調性音樂分析×15﹪+書面審查及面試(主修科目)×85﹪]=總分」,樂曲分析與面試都會與演奏者對於音樂的理解力、音樂理論的能力有關。


  • 進階的演奏能力並非短期可達成,演奏技巧的穩定度、音樂性的表現沒辦法速成,臨時惡補的技巧或曲目,現場彈奏時容易出現破綻,勝算大為減少。
演奏能力的評斷包含很多細節的音樂性處理、也包含且演奏技巧是否非常穩定不會輕易出錯,再加上不考學科的學校,演奏曲目必然比較龐大,且需要背譜,臨時惡補演奏曲目的考生,可能因為曲目龐大而學藝不精,使得面試時演奏起來破綻百出,更加減低了演奏的可聽性,而提高了名落孫山的機會。相反的,樂理的課程卻通常一年就可以上全,有鋼琴基本能力的人上得更快,再者,藉由準備研究所學科考試的機會,把這些該會而不會的東西補起來,若有幸考上,入碩士班後,修習相關課程時,才能跟得上其他科班生。如何以最有效率的方式來幫助非科班同學達成考上音樂碩士班的願望,一直是本中心的課程規劃所強調的重點,偉大的鋼琴家雖可以不用是音樂理論的強者,但非科班的同學短期內要達到碩士生等級的演奏能力,且又要跟演奏經驗豐富的科班鋼琴主修生競爭,無論是日間部、或在職碩班,難度都不低,有一定的落榜風險。


  • 面對龐大的考試曲目,非科班的學生要花更多的金錢找高階演奏老師學習,有時並不比同時準備學科所花的時間與金錢少。

有些考生為了省補習費,因此選擇了只考術科的學校,但實際上,只考術科的學校,考試曲目多半較龐大,往往需要跟高階的鋼琴老師上更多的鋼琴課,卻又由於演奏能力幾乎無法速成,演奏技巧的穩定度與音樂性的表現,都非是立即可達成,能考的學校變少、有能力的競爭者又多,考上的機率則大為減少,因此整體來說,不見得比較省錢或省時,原本演奏技巧平庸者,甚至有可能要準備兩年才能把考試曲目準備到一定的熟悉度,投資的回報可能極低。一般同時考術科與學科的學校,只需要準備一首演奏曲,且名額較多,則考上的機會大為提高。


  • 碩士班的課程不會再重頭教起音樂的基本能力,和聲、樂曲分析、音樂史卻是許多碩班大班課必修課程必要的先備能力:
碩士班的課程不會只有演奏課程,音樂理論與音樂學相關的課程都會有,如進階的樂曲分析,通常仍會列為必修課程,但如果非科班考生僥倖靠演奏能力考上,卻完全沒有和聲、樂曲分析的能力,不但許多課堂的分析與研究報告撰寫的能力為零,碩士論文也可能會不知如何撰寫。演奏類的碩士論文通常會包括作品的介紹與分析,屆時對於這些學科能力為零的碩班生,必然又是一個大難題。


  • 音樂理論、音樂史的相關能力是音樂系必修課程,缺了這些基本訓練,演奏或教學能力必然有較大的缺口:
音樂史的內容攸關對於整體音樂發展的瞭解, 樂曲分析的能力更攸關對於音樂詮釋的能力和聲能力也有助於視奏能力的輔助發展(瞭解調性和聲的理論,則視奏彈錯音的機率大為減少)。就教學上而言,樂曲分析能力對於音樂的詮釋非常重要,演奏教學並非只是手指的運動,也包含對於曲式、和聲張力、材料的瞭解。樂譜上標示的有限,有獨力詮釋音樂能力的演奏家,會透過自己的樂曲分析能力,去瞭解哪些素材是演奏上要特別強調的曲式的瞭解則有助於演奏家背譜、以及對於整體音樂張力輪廓之想像與記憶,而不是只聽到音樂的局部內容,導致演奏時無法掌控一整首的曲子的整體架構。再者,有些樂器演奏老師,尤其是鋼琴主修的老師,有可能會接到考音樂班的孩子或考音樂證照檢定學生,但這種教學課程常會由主修老師直接來授課所有內容(包含樂理、鍵盤和聲、即興等),且鐘點費也較高。一些只在乎文憑而忽略學科能力的非科班碩士班考生若忽略了這層考量,未來學生的來源也會非常有限,缺乏樂理的紮實訓練,難以作為輔導民間音樂檢定或國中小音樂班升學考試的師資(如英國皇家檢定、yamaha 鋼琴檢定考、kawai 鋼琴檢定考)。



※  如何選適合的研究所考試相關課程之老師?
有資格幫你上音樂史的老師應該是「音樂學組主修」的老師。有資格幫你上樂理的老師,應該是「理論作曲組主修」的老師。由於研究所考試屬於進階的知識,沒有助理教授、博士以上資格的老師,按照教育部及各國學制的慣例,根本無法在研究所授課。因此報考研究所,理應該找具有博士學位或助理教授等級以上的師資,否則非常可能被學藝不精、只多讀碩班兩年書就來教研究所考生的老師所誤導。非本科系的考生,務必注意,莫為了貪小便宜,學到錯的知識而不自知。另外有一些作曲主修的老師為了招攬學生,便自己來開音樂史的課程,往往會誤導學生的學習,各種音樂史的細部知識也難以融會貫通,教學成效非常有限,多半只是讓考生覺得有補習有心安而已,不會讓你因此考高分,跟自己買書來看不會有太大的差別,更何況部分補教老師本身也沒有足夠英文能力去讀英文書,來獲得第一手的資料以準備教材。實際上,音樂史也是一種很艱深的學問,術業有專攻,本中心無法認同理論作曲主修碩士甚至博士自己開設考研究所所需要的音樂史課程,畢竟在音樂的領域中,專長原本就是分得很細的。

沒有留言: